南昌演出網訊:江西文化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成功的原因從面上看來雖各不相同,有的依托景區、有的盤活資產、有的打名人牌、有的從單一的演出到搞策劃、辦培訓等,但成功的關鍵點上是一致的,那就是思想觀念改變了、節目跟著市場走等幾大原因。雖然有成功的一面,但是院團發展也有制約,主要是人才青黃不接等。為此,今后我省將要進一步深化改革,幫助文藝院團建立和完善現代化企業制度;下放管理權限;加大藝術人才的培養。
據了解,改制后的院團從“被動等待”到“主動出擊”,紛紛向市場要演出份額、要效益;演藝公司大膽引進民間資本,同時將劇團的效益與演員的收入捆綁在一起,使得所有演職人員更能吃苦也愿意吃苦,變“要我演”為“我要演”;劇目好不好,觀眾說了算,變“多年一臺新戲”為“一年多臺新戲”,新創作的劇目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和群眾。
院線聯盟、“一團一場”等模式正在興起
為了降低演出成本,減輕院團壓力,院線聯盟、“一團一場”等模式正在興起?!霸壕€聯盟是通過規?;\營,降低了演出成本,減輕了院團壓力,這將是今后院團發展方向之一。同時,壯大旅游演出業和挖掘農村演出市場也是院團今后的方向。
此外,政府加大扶持,增加了送戲下鄉的份額;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了,看戲的人多了,請人演戲的人也多了;院團的演出水平和節目都得到了提高,對農村的吸引力更強了;也使得農村演出市場在不斷擴大。數據顯示,2011年至2013年,農村演出市場呈增長態勢,2013年平均每村接待演出團體數為2.5個,比2012年的2.3個增長5%;2013年平均每村演出總場次為4.1場,比2012年的3.8場增長9%。可見,目前農村文化市場需求旺盛。
|